1885 年德国卡尔.本茨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原型汽车?D?D机动三轮车,把马车使用的灯具转移到汽车上来。随着汽车的发展,车灯也在同步发展。按照光源分类,车灯的演变大体上经过以下几个阶段:
油灯、蜡烛
最初前照灯和尾灯使用的光源是煤油灯或蜡烛,配上一个抛物面反射镜。但其发光强度太低,不足以照亮前方路面的要求。
乙炔灯
1905 年乙炔灯开始在车灯中使用。虽然当时已经出现了白炽灯,但由于它的抗振性能不好,发光强度远低于乙炔灯火焰的发光强度;另一个原因是当时汽车上没有发电机和蓄电池;这一时期乙炔灯是汽车灯的主要光源,一直延续到 1912 年。
电光源车灯
1913 年以后,使用白炽灯泡的车灯才在汽车全面使用。这得力于 1913 年发明的充惰性气体的白炽灯泡和 1912 年发明的电启动发动机和相应的电气系统,1925 年电启动发动机和相应的电气系统成为汽车的必装件后,汽车灯的光源也就全部换成白炽灯,其光效率为 15lm/W~18lm/W,在国际上该光源一直使用到 20 世纪 50 年代,在中国则使用至 1990 年。